申博体育在线_申博体育-平台|官网

图片
首页/ 申博体育在线_申博体育-平台|官网: / 我们的节日 / 春节 元宵节 / 节日习俗 / 正文

华州花馍皮影过大年

来源:渭南日报 发布时间:2023-01-20 09:30

  ◆刘高潮
  华州古为“东出长安第一州”,关中平原东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自古民风淳厚,文化繁荣,是皮影的发祥地,陕西的戏窝子,唐梨园弄影戏班“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”,民间皮影戏演唱至今不绝;渭河下游土地平坦肥沃,盛产麦子,四时八节、红白喜事走亲访友,民间蒸花馍蔚然成风。逢年过节至今两件大事,四村八社请皮影班社,演唱影戏敬先人、慰活人,以快耳目;蒸年馍、送礼馍、吃花馍一饱口福,有吃有喝有看点,春节可谓热闹非凡。
  蒸花馍
  过了腊月廿三小年,华州人便选上好的麦子,挑有太阳的晴天“淘年麦”,磨白面、蒸年馍。年馍一般分三大类,一是走亲戚待客的追往包子、花边馄饨、马蹄、枣山等;二是敬神祭祖的谷卷、献贴、莲花卷、花馒头;三是自家吃的蒸馍、云云、十盘或六盘花花。过年天增岁月人增寿,是个喜庆的节日,年馍大都捏的有花形品位,所以叫花馍,又称面花、礼馍,用以表达农民朴素的祈福心愿,在年节和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中不可或缺。
  花馍是农耕文明产物,距今已3000多年,文化内涵十分丰富,应用非常广泛。据史料记载,它诞生于商周,是人类从蒙昧迈向文明的象征。最初用面粉捏成动物,替代活物人畜“牺牲”,祭奠天地、神灵、先祖,慎终追远,继志祈福。华州是花馍的诞生地之一,千百年来形成了春节时令、婚庆丧祭、祝寿庆生、乔迁贺喜、开业庆典和走亲访友几大类花礼馍,大到高馍盘,小到盈寸品花鸟虫鱼,品种包罗万象,有谷卷、立虎、卧虎、花糕、寿桃、元宝(馄饨包子)、花儿馒头贡品、曲连、云云、马蹄、老虎、门杈、燕子、垂鱼、小花花,近三百种,其中代表为谷卷、立虎、馍盘,根据不同民事活动,主家客家蒸制赠送,尤其在春节期间,互相带着花馍走动,联络感情,谓之“行礼”。
  若在春节期间,每逢结婚或给70岁以上老人过寿的大喜事,至亲要行高馍盘大礼,这种复合型套馍,是把苇箔卷成1米粗、竖起3米高的立柱,裹上红绸,四周扎9层,每层12个馍,共计108个不同造型的花馍,按农历的九重天、十二个月、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一百零八物象排列;过寿则按人生开蒙、及笄、成家立业、早生贵子、发家致富、健康长寿排列,馍盘气势磅礴,被世界艺术界称为“中华一绝”,深受国内外人们的爱戴。
  华州花馍以素为美,造型多姿,不用油彩和面,无污染,且蒸成熟品,既用于交往,又可观赏,还能食用,健康养生。正月底年尽月满,走亲访友告一段落,花馍交际毕,欣赏完,吃掉了,从不浪费。千百年来华州馍形成三大特征:一是艺术性高,造型优美多姿多彩,学名面花;二是食用性强,大小都蒸熟,干透可存放3年以上,随时能吃,才称花馍;三是礼仪性重,民间走亲访友必备,从未间断。当地人认为“烟酒再高档,还得带个馍疙瘩。”烟酒是工厂产的,花馍是自家做的,包含着亲自劳动的心血。1989年华州花馍走进北京,在中国美术馆展出,领导、专家一致赞评“华州花馍是中华民俗的活化石”。因为它是民间礼仪浓浓亲情的象征,最能展露关中民俗中丰富多彩的风情。
  华州人蒸花馍做工精细,面要用精麦粉,经和面、发酵、揉捏、剪雕、定形、笼蒸完成。它素雅大气,出锅后稍点食红,保持了麦香本色,是走亲访友的信使。农家蒸年馍这天,全家齐上阵,挑水的挑水,捏馍的捏馍,泛馍搭锅的搭锅,烧火蒸馍的蒸馍,各司其职相互配合,繁忙异常。蒸馍基本得忙一天,耗时关键在捏馍,要捏出各种花形品种,慢是慢,慢工出细活。有的先一天要请馍婆子,或请邻家巧媳妇来帮忙,当天忙得时常顾不上专门吃饭,但蒸着尝着,蒸完了也尝饱了。帮工的要回家,给其带几个新馍,让她家人也尝尝鲜。人家哪天蒸年馍,本家女主人同样要去帮忙,工换工,拉近了邻里情感。年馍腊月三十以前都蒸好了,就等着过年啦!
  演影戏
  过年头五天主要是带着花馍礼品走亲访友,可“破五”一过,近亲走完了,各村就开始筹办演唱皮影戏,一直演到正月十五。
  演皮影戏既亲切简单,又喜庆热闹。班社不是本村的,就是邻村的,人熟好办事。搭台子不费工,有口歌:“九长(椽)九短,两张方桌,四块楼板;五张芦席一卷,三条皮绳一绾;门脸撑块帐子,中间吊个灯盏;十五分钟搭婵,啥事不用你管,半小时准开演。”当然拆台子也方便,等看戏的人散尽时,戏台也就拆完了,不影响转场。春节人都忙,多唱一场是一场,四乡八社,普天同庆!大人小孩都来围观,小吃摊也比比皆是,戏声叫卖声此起彼伏,可谓农人的盛会。
  华州皮影至今已两千余年,为世界皮影之先,源于秦汉,成于隋唐,传于宋元,盛于明清,演唱制作水平出类拔萃。《汉书·外戚传》记载:汉武帝“招李妃魂”,臣子将华州皮影带入宫廷,为最早的雏影记录;唐玄宗办梨园,设立“弄影戏班”“击碗拨弦者皆自华州”,为最早影戏文字记载。皮影启迪了其他戏剧艺术的诞生,被誉为“中华戏曲之父”“世界电影之祖”。2006年华州皮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2008年华州区被授予“中国皮影艺术之乡”和“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”称号。
  漫长的发展中,华州皮影形成四大特征,即造型优美多姿,雕刻细腻精湛,染彩绚丽厚重,唱腔动听委婉。尤其影人制作,选尚好的黄牛皮,经泡、刮、磨、刻、染、熨、缀等20余道工序而成,“推皮走刀”为雕刻一绝。人物弯眉线眼,夸张巧变,生旦阳刻镂空,净丑阴刻晦暗。服饰梅、兰、竹、菊花纹,搭配卍字、雪花、鱼鳞、松针图案。染色红绿对比强烈自然,多次烘涂发汗,不褪色不起皱,千年影子至今鲜活如初。
  演出班社一般五人组成:“前声”负责剧中各角色唱腔、道白,兼司琴、鼓、锣、板;“签手”操作全部影人景片道具,兼执夹白帮唱、灯光特技,最多可同时操控12个影人表演;“上档”司二弦,兼唢呐、大钗、帮腔;“下档”司板胡,兼马号、唢呐、勾锣,择签帮白;“后槽”司铜碗铃,梆子、大锣、小钗及影人拆配,五人配合默契,人称“五人忙”。一个班社,能演唱150多部本戏。
  华州皮影唱腔主分两派:碗碗和老腔。
  碗碗腔音乐源于2800年前古郑民歌,生动婉转,丝竹风韵一唱三叹,铜碗铃打节奏清脆悦耳,有轻音乐风韵特点,传入宫廷,受到上流社会喜爱,今仍传唱城镇山塬;老腔肇始于黄渭洛三河滩,人们背船拉纤田间休息,敲船舷打工具喊号子,一人唱众人和,影人配音“满台吼”,打击乐伴奏,声调苍凉震撼,最能体现秦人秦风,号称“陕西古代的摇滚乐”,气势磅礴,百听不厌。
  过年人闲了,不管哪个村唱皮影,老人小孩早早就扛上板凳占好位置,等天黑开戏。摆摊的干果、水果、玩具、时髦鞋帽衣物点,绕着戏台围了一大圈;场面上卖醪糟、油糕、炒粉、油茶、丸子汤、羊肉泡……处处点火冒烟,叫卖声、嬉闹声、讨价还价声,加上如今的音响喇叭声,形成了欢乐大合唱交响曲,活脱脱一个小夜市。当年春节演皮影戏,不论是文戏《金碗钗》《铡美案》,还是武戏《大闹天宫》《校场比武》,抑或样板戏《红灯记》《智取威虎山》,台子下面人头攒动,指指点点,拥挤不堪。常常是北风怒号,冻鼻子冻脸,观众热情不减,挤在人窝里更暖和。即使飘起雪花,只要戏在唱,大家就不会散。
  就是今天过年,皮影戏演得少了,刚开场同样是人满为患,老人观众最多,冬闲都来看热闹,老人来怀旧,少年学生图好玩,小孩还不是为了混吃喝抹把嘴?妈妈婆婆蹭时间,青年男女借机交朋友,成年人来打听农讯的,熟人见面聊聊天,回家探亲的寻乡愁,城里人下乡看新鲜,当听到一声“哎,走着……”锣鼓马号弦索齐鸣,立马惊呼道:“哟!皮影戏就是这个演唱哩?!”只是戏没完,年轻人就先走了一半,他们要去其他地方玩新鲜,而老婆老汉和戏迷肯定是要看到皮影戏演完散场子,这也是过年!